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392号提案办理答复意见的函

  • 2025年06月10日 15时38分
  • 来源: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
  • 【字体:
  • 川经信提案〔2025〕26号

    罗宇龙委员:

    您提出的《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》(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392号提案)收悉。对您提出的建议,我厅高度重视,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,现答复如下。

    一、已开展的工作

    (一)深入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。贯彻落实四川省委、省政府《关于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有关指示精神,全力推动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发展。一是坚持以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引领县域产业新型工业化发展。以大规模技术改造带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,支持钢铁、建材、石化、白酒、纺织、食品等传统行业加快设备、工艺、产品更新和品牌打造,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。二是聚焦县域产业园区专业化、特色化、智慧化、绿色化发展水平提升,支持10个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加快培塑带动地方经济增长新动能。三是发挥省级财政资金撬动和引导作用,近三年安排专项发展资金超90亿元,带动实施技术改造、智改数转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、托底性帮扶专项、工业和信息化助推乡村振兴等项目合计1500余个,拉动各类投资近8000亿元、新增产值9000亿元以上。

    (二)因地制宜壮大县域富民产业。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推动不同类型县城特色化、差异化发展。一是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工业产业布局。分片区制定工业专项发展规划,指导发展差异化特色化县域工业经济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富集优势,在成都平原等地区指导发展创新驱动型工业经济。依托农业大省和传统产业规模庞大的基础,在川东北、川南等地区积极培育传统产业升级驱动型工业经济,如支持武胜发展火锅食材、翠屏发展优质白酒等产业。大力挖掘水电气等自然资源,在川西北、攀西等地区着力发展资源驱动型工业县域经济。二是做强特色产业集群。聚焦区域特色产业载体培育,组织开展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,“赛马”遴选成都人工智能、成德眉资特色调味品等17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。聚力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,成功创建成都青羊航空配套、江油特冶新材料、广汉火锅食材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5个,先后培育绵阳三台纺织鞋服、南充西充真空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超50个。

    (三)壮大民营企业发展能级。坚持助企育企,激发县域经济市场主体活力。一是健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,着力培育世界500强、“领航”企业、制造业单项冠军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,深化“万人助万企”“天府益企”活动,支持企业“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”,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,提振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。二是支持县域企业建立研发机构、创新平台,聚力提升创新能力,近三年来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93家,推动成都金堂、绵阳三台、广安岳池等30余县成功创建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。三是加强县域产融合作。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,提质扩面“制惠贷”“园保贷”等金融创新产品,强化对县域企业发展的融资担保服务。

    二、下一步打算

    (一)加强县域重点产业链规划引导。聚焦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,结合谋划编制“十五五”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规划,深入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,指导县(市、区)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。

    (二)着力培育县域百亿主导产业。围绕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,开展县域百亿主导产业培育工作,因地制宜推动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,培育建设一批县域主导百亿产业培育县(市、区),依靠市场化的手段和方法搭建平台,打造一批经济强县、工业大县和特色经济县。

    (三)做大做强县域开发区。优化开发区功能布局和主导产业设置,引导开发区特色化发展。提升产业投融资平台能级,着力招引链主型企业,培育本地骨干企业,集聚配套中小企业,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“上下游、左右岸”融通发展。支持主导产业相近或互补的县域开展合作。

    (四)支持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壮大。聚焦发挥市场主体作用,推进实施《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升行动方案》,出台促进民营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若干措施。创新建立民营经济运行监测体系,探索开展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,深入开展民营经济发展评价、民营企业雁阵培育和维权服务保障等工作。研究出台民营企业投诉处理试行规定,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行动,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。

    最后,再次衷心感谢您对巴适棋牌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关心和支持。

    此函。

    (联系人:王勇;联系电话:028-86266137)

   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

    2025年5月27日

    责任编辑: 雷晓琦
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    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392号提案办理答复意见的函

  • 2025年06月10日 15时38分
  • 来源: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
  • 川经信提案〔2025〕26号

    罗宇龙委员:

    您提出的《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》(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392号提案)收悉。对您提出的建议,我厅高度重视,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,现答复如下。

    一、已开展的工作

    (一)深入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。贯彻落实四川省委、省政府《关于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有关指示精神,全力推动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发展。一是坚持以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引领县域产业新型工业化发展。以大规模技术改造带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,支持钢铁、建材、石化、白酒、纺织、食品等传统行业加快设备、工艺、产品更新和品牌打造,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。二是聚焦县域产业园区专业化、特色化、智慧化、绿色化发展水平提升,支持10个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加快培塑带动地方经济增长新动能。三是发挥省级财政资金撬动和引导作用,近三年安排专项发展资金超90亿元,带动实施技术改造、智改数转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、托底性帮扶专项、工业和信息化助推乡村振兴等项目合计1500余个,拉动各类投资近8000亿元、新增产值9000亿元以上。

    (二)因地制宜壮大县域富民产业。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推动不同类型县城特色化、差异化发展。一是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工业产业布局。分片区制定工业专项发展规划,指导发展差异化特色化县域工业经济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富集优势,在成都平原等地区指导发展创新驱动型工业经济。依托农业大省和传统产业规模庞大的基础,在川东北、川南等地区积极培育传统产业升级驱动型工业经济,如支持武胜发展火锅食材、翠屏发展优质白酒等产业。大力挖掘水电气等自然资源,在川西北、攀西等地区着力发展资源驱动型工业县域经济。二是做强特色产业集群。聚焦区域特色产业载体培育,组织开展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,“赛马”遴选成都人工智能、成德眉资特色调味品等17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。聚力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,成功创建成都青羊航空配套、江油特冶新材料、广汉火锅食材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5个,先后培育绵阳三台纺织鞋服、南充西充真空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超50个。

    (三)壮大民营企业发展能级。坚持助企育企,激发县域经济市场主体活力。一是健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,着力培育世界500强、“领航”企业、制造业单项冠军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,深化“万人助万企”“天府益企”活动,支持企业“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”,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,提振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。二是支持县域企业建立研发机构、创新平台,聚力提升创新能力,近三年来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93家,推动成都金堂、绵阳三台、广安岳池等30余县成功创建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。三是加强县域产融合作。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,提质扩面“制惠贷”“园保贷”等金融创新产品,强化对县域企业发展的融资担保服务。

    二、下一步打算

    (一)加强县域重点产业链规划引导。聚焦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,结合谋划编制“十五五”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规划,深入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,指导县(市、区)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。

    (二)着力培育县域百亿主导产业。围绕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,开展县域百亿主导产业培育工作,因地制宜推动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,培育建设一批县域主导百亿产业培育县(市、区),依靠市场化的手段和方法搭建平台,打造一批经济强县、工业大县和特色经济县。

    (三)做大做强县域开发区。优化开发区功能布局和主导产业设置,引导开发区特色化发展。提升产业投融资平台能级,着力招引链主型企业,培育本地骨干企业,集聚配套中小企业,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“上下游、左右岸”融通发展。支持主导产业相近或互补的县域开展合作。

    (四)支持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壮大。聚焦发挥市场主体作用,推进实施《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升行动方案》,出台促进民营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若干措施。创新建立民营经济运行监测体系,探索开展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,深入开展民营经济发展评价、民营企业雁阵培育和维权服务保障等工作。研究出台民营企业投诉处理试行规定,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行动,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。

    最后,再次衷心感谢您对巴适棋牌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关心和支持。

    此函。

    (联系人:王勇;联系电话:028-86266137)

   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

    2025年5月27日

    责任编辑: 雷晓琦
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    主办单位: 巴适棋牌办公厅
    运行维护单位:中国电信四川公司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政务微博
  • 头条号
  • 手机版 电脑版
    ×
    x